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宋代:辛弃疾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稏香。
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译文
床榻设在殿堂的阴影下,清风吹来,凉飕飕的十分舒爽,长长的回廊里,响着淙淙的流水声。附近的山上,树木萧森,云气缭绕,传来了鹧鸪的啼叫,山下,清溪潋滟,稻浪翻滚,随风飘散着谷子的香味。
日落时分,忽然来了一阵急雨,为赶归程,只好冒雨而行,山村园圃之间的小路,在雨中变得迷茫难辨了。路上的行人看见我们疲于奔命的模样,都相视而笑:为着游山玩水,竟弄得这样狼狈匆忙!
注释
鹅湖寺:鹅湖寺在鹅湖山,铅山县城河口镇东南。山势逶迤,山巅三峰挺峙,冲霄凌汉。山中怪石荦确,林深涧幽,泉瀑鸣唱,风光如画。据说山上原有湖,多生荷,名荷湖,东晋人龚氏居山养鹅,更名鹅湖。山麓有唐大历时大义智孚禅师所建仁寿院,宋时称鹅湖寺。《铅山县志》:“鹅湖山在县东北,周回四十余里。其影入于县南西湖,诸峰联络,若狮象犀猊,最高者峰顶三峰挺秀。”
一榻清风: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章:通“橦”,大木材。云木:凌云之树木。钩辀(gōu zhōu):鹧鸪呜叫声。
稏(bà yà):生长于江南的一种稻子。杜牧《郡斋独酌》:“稏百顷稻,西风吹半黄。”
微茫:隐约模糊。
有底忙:如此匆忙。苏轼《大风留金山两日》:“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底”:如此、如许。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词人时年四十七岁,退居信州带湖。因为鹅湖是铅山最著名的风景点,乾道间朱熹、陆九渊兄弟及吕祖谦曾在这里集会讨论学术,所以词人深为这里的风光所吸引,于是在夏季独自一人来访鹅湖寺,在前往鹅湖寺的途中作了这首词。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宋代:辛弃疾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稏香。
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译文
床榻设在殿堂的阴影下,清风吹来,凉飕飕的十分舒爽,长长的回廊里,响着淙淙的流水声。附近的山上,树木萧森,云气缭绕,传来了鹧鸪的啼叫,山下,清溪潋滟,稻浪翻滚,随风飘散着谷子的香味。
日落时分,忽然来了一阵急雨,为赶归程,只好冒雨而行,山村园圃之间的小路,在雨中变得迷茫难辨了。路上的行人看见我们疲于奔命的模样,都相视而笑:为着游山玩水,竟弄得这样狼狈匆忙!
注释
鹅湖寺:鹅湖寺在鹅湖山,铅山县城河口镇东南。山势逶迤,山巅三峰挺峙,冲霄凌汉。山中怪石荦确,林深涧幽,泉瀑鸣唱,风光如画。据说山上原有湖,多生荷,名荷湖,东晋人龚氏居山养鹅,更名鹅湖。山麓有唐大历时大义智孚禅师所建仁寿院,宋时称鹅湖寺。《铅山县志》:“鹅湖山在县东北,周回四十余里。其影入于县南西湖,诸峰联络,若狮象犀猊,最高者峰顶三峰挺秀。”
一榻清风: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章:通“橦”,大木材。云木:凌云之树木。钩辀(gōu zhōu):鹧鸪呜叫声。
稏(bà yà):生长于江南的一种稻子。杜牧《郡斋独酌》:“稏百顷稻,西风吹半黄。”
微茫:隐约模糊。
有底忙:如此匆忙。苏轼《大风留金山两日》:“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底”:如此、如许。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词人时年四十七岁,退居信州带湖。因为鹅湖是铅山最著名的风景点,乾道间朱熹、陆九渊兄弟及吕祖谦曾在这里集会讨论学术,所以词人深为这里的风光所吸引,于是在夏季独自一人来访鹅湖寺,在前往鹅湖寺的途中作了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