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訢,字元盛。父崇,冯跋吏部尚书。崇曰: “此子之生,相者言贵,吾每观,或未可知。 ”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太武幸中书学,见而异之,指谓从者曰: “此小子终效用于朕之子孙。 ”因识眄之。帝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贵戚,帝曰: “李訢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勿许他贵也! ”遂劝成婚。文成即位,訢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 出为相州刺史。为政清简,百姓称之。訢上疏求于州郡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衣冠之胄,就而受业。书奏 ,献文从之。以訢政为诸州之最,加赐衣服。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受纳人财物,商胡珍宝。兵人告言。 尚书李敷与訢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 . 奏闻,敷不许。献文闻?罪状,槛车征訢,拷劾抵罪。敷兄弟将见疏斥,有司讽以中旨嫌敷兄弟之意,令訢告列敷等隐罪,可得自全。訢深所不欲,且弗之知也,乃谓其女婿裴攸曰: “吾与李敷,族世虽远,情如一家。在事既有此劝,昨来引簪自刺,以带自绞, 而不能致绝。且亦不知其事。 ”攸曰: “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 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訢从其言。又赵郡范檦具列敷兄弟事状,有司以闻, 敷坐得罪。诏列訢贪冒应死,以纠李敷兄弟,故免。百鞭髡刑,配为厮役。未几而复为太仓尚书,摄南部事。用范檦陈策计,令千里之外,户别转运,诣仓输之。使所在委滞,停延岁月。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道路群议曰: “畜聚敛之人, 未若盗臣。 ” 訢弟左军将军璞谓?曰: “范檦善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辞,未闻德义之言, 不早绝之,后悔无及。 ” 訢不从,弥信之,腹心事皆以告檦。献文崩,訢迁司空,范檦知文明太后之忿訢,又知内外疾之,太和元年,希旨告訢外叛。文明太后征訢至京师, 言其叛状。訢曰: “无之。 ”引檦证訢。訢慨然曰: “吾不用璞言,自贻伊戚,万悔于心, 何嗟及矣! ”遂见诛。
(选自《北史·李訢传》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 /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 可知委/
B.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 知委/
C.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 知委/
D.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 /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奏是指臣子向帝王进言的文书,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帝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称 呼,如“表” 、 “疏”等。
B.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或西域各民族的泛称,一般称呼与胡人相关的物品常冠以 “胡”字,如胡床、胡服。
C.髡是我国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人施加的惩罚。
D.摄在文中是“统管”之意,它还有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 语还有 “假” 、 “转”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李訢生有贵相,与众不同。太武帝亲临中书学时,见到李訢,认为他不同寻常,将来能为自己的子孙效劳。
B.李訢善于理政,重视教育。他在相州任刺史时,因为政清廉,深得百姓称颂;曾上书请求在各州郡设立学校,被献文帝采纳。
C.李訢为保自全,出卖朋友。他在囚禁期间,听从女婿劝告,捏造李敷犯罪事实,揭发检举,因此得以免去死刑。
D.李訢一意孤行,终遭陷害。他没有听从弟弟李璞的劝诫,依然信任范檦,最终因范檦告发而被诛杀。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李訢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勿许他贵也! (5 分)
(2)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 (5 分)
试题答案:
10.C
11.D
2.C
13.(1)李訢以后一定会官运通达,使人的门第光大,可以使女儿做他的妻子,不要(把女儿)许配给其他贵戚了。
(2)百姓竞相来贿赂,各自请求在前运输,从此远近的百姓处于困乏疲惫之中。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訢,字元盛。父崇,冯跋吏部尚书。崇曰: “此子之生,相者言贵,吾每观,或未可知。 ”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太武幸中书学,见而异之,指谓从者曰: “此小子终效用于朕之子孙。 ”因识眄之。帝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贵戚,帝曰: “李訢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勿许他贵也! ”遂劝成婚。文成即位,訢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 出为相州刺史。为政清简,百姓称之。訢上疏求于州郡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衣冠之胄,就而受业。书奏 ,献文从之。以訢政为诸州之最,加赐衣服。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受纳人财物,商胡珍宝。兵人告言。 尚书李敷与訢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 . 奏闻,敷不许。献文闻?罪状,槛车征訢,拷劾抵罪。敷兄弟将见疏斥,有司讽以中旨嫌敷兄弟之意,令訢告列敷等隐罪,可得自全。訢深所不欲,且弗之知也,乃谓其女婿裴攸曰: “吾与李敷,族世虽远,情如一家。在事既有此劝,昨来引簪自刺,以带自绞, 而不能致绝。且亦不知其事。 ”攸曰: “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 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訢从其言。又赵郡范檦具列敷兄弟事状,有司以闻, 敷坐得罪。诏列訢贪冒应死,以纠李敷兄弟,故免。百鞭髡刑,配为厮役。未几而复为太仓尚书,摄南部事。用范檦陈策计,令千里之外,户别转运,诣仓输之。使所在委滞,停延岁月。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道路群议曰: “畜聚敛之人, 未若盗臣。 ” 訢弟左军将军璞谓?曰: “范檦善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辞,未闻德义之言, 不早绝之,后悔无及。 ” 訢不从,弥信之,腹心事皆以告檦。献文崩,訢迁司空,范檦知文明太后之忿訢,又知内外疾之,太和元年,希旨告訢外叛。文明太后征訢至京师, 言其叛状。訢曰: “无之。 ”引檦证訢。訢慨然曰: “吾不用璞言,自贻伊戚,万悔于心, 何嗟及矣! ”遂见诛。
(选自《北史·李訢传》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 /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 可知委/
B.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 知委/
C.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 知委/
D.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 /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奏是指臣子向帝王进言的文书,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帝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称 呼,如“表” 、 “疏”等。
B.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或西域各民族的泛称,一般称呼与胡人相关的物品常冠以 “胡”字,如胡床、胡服。
C.髡是我国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人施加的惩罚。
D.摄在文中是“统管”之意,它还有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 语还有 “假” 、 “转”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李訢生有贵相,与众不同。太武帝亲临中书学时,见到李訢,认为他不同寻常,将来能为自己的子孙效劳。
B.李訢善于理政,重视教育。他在相州任刺史时,因为政清廉,深得百姓称颂;曾上书请求在各州郡设立学校,被献文帝采纳。
C.李訢为保自全,出卖朋友。他在囚禁期间,听从女婿劝告,捏造李敷犯罪事实,揭发检举,因此得以免去死刑。
D.李訢一意孤行,终遭陷害。他没有听从弟弟李璞的劝诫,依然信任范檦,最终因范檦告发而被诛杀。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李訢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勿许他贵也! (5 分)
(2)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 (5 分)
试题答案:
10.C
11.D
2.C
13.(1)李訢以后一定会官运通达,使人的门第光大,可以使女儿做他的妻子,不要(把女儿)许配给其他贵戚了。
(2)百姓竞相来贿赂,各自请求在前运输,从此远近的百姓处于困乏疲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