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详情页
《张田,字公载》阅读
张田 字公载
2704

试题内容:

三、(每小题3分,共1 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田,字公载,澶渊人。登进士第,知应天府司录。欧阳修荐其才,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敏建策增七郡塘水,诏通判集议,田曰:“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因奏疏极论,谪监郢州税。

久之,通判冀州。内侍张宗礼使经郡,酣酒自恣,守贰无敢白者,田发其事,诏配西陵洒扫。摄度支判官。袷享太庙,又请自执政下差减赉费,唐介论其亏损上恩,出知蕲州。俄提点湖南刑狱,介与司马光又状其倾险,改知湖州,徙庐州,治有善迹。

移桂州。异时蛮使朝贡假道,与方伯抗礼,田独坐堂上,使引入拜于庭,而犒贿加腆。土豪刘纪、庐豹素为边患,讫田去,不敢肆。京师禁兵来戍,不习风土,往往病于瘴疠,田以兵法训峒丁而奏罢戍。或告交耻李日尊兵九万,谋袭特磨道,诸将请益兵,田曰:“交耻兵不满三万,必其国有故,张虚声以吓我耳。”谍既得实,果其兄弟内相残,惧边将乘之也。宜州人魏利安负罪亡命西南龙蕃,从其使入贡,凡十反,至是龙以烈来,复从之。田因其入谒,诘责之,枭其首,欲并斩以烈,叩头流血请命。田曰:“汝罪当死,然事幸在新天子即位赦前,汝自从朝廷乞恩。”乃密请贷其死。

熙宁初,加直龙图阁、知广州。广旧无外郭,民悉野处,田始筑东城,环七里,赋功五十万,两旬而成。初,役人相惊以白虎夜出,田迹知其伪,召戒逻者曰:“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者,谨捕之。”如言而获。城既就,东南微陷,往视之,暴卒,年五十四。

田为人伉直自喜,临政以清,女弟聘马军帅王凯,欲售珠犀于广,顾曰:“南海富诸物,但身为市舶使,不欲自污尔。”作钦贤堂,绘古昔清刺史像,日夕师拜之。苏轼尝读其书,以侔古廉吏。

(选自《宋史》卷三十三,列传第九十二,有删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贰无敢白者,田其事 发:揭露,揭发

B.田去,不敢肆 讫:到,至

C.乃密请其死 贷:代替

D.田知其伪 迹:考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久,通判冀州 ②鹏徙于南冥也

B.①往往病瘴疠 ②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C.①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 ②求人可使报秦,未得

D.①苏轼尝读其书,侔古廉吏 ②舟遥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

B.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

C.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

D.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田在担任冀州通判期间,有一位叫张宗礼的内侍在冀州纵酒放肆,张田告发了这件事,结果得罪了执政大臣,被唐介和司马光弹劾,改为湖州知州。

B.张田分析问题常有独到见解,有人报告说交耻国将要袭击特磨道,许多将领认为应该增加兵力以防不测,张田认为他们是因为国内有变故在故意虚张声势。

C.张田在修筑广州东城的时候,有人传言说有白虎在夜间出现,张田经过一番查证, 认为这一定是有人假扮,让巡逻的人按照自己的话在树林中抓到了白衣人。

D.张田的妹妹许给马军将领王凯,南海特产丰富,张田又担任市舶使,有着便利条件,他们打算去广州卖珠子和犀角,可是张田不想玷污自己,没有参加。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异时蛮使朝贡假道,与方伯抗礼,田独坐堂上,使引入拜于庭。(5分)

(2)谍既得实,果其兄弟内相残,惧边将乘之也(5分)

试题答案:

答案尚未转成文字,请下载此题所属试卷查看。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