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惠,字伯仁,小字脱古思。从伯父排押征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及攻开京,以军律整肃闻,授契丹行宫都部署。太平六年,讨回鹘阿萨兰部,征兵诸路,独阻卜酋长直刺后期,立斩以徇。进至甘州,攻围三日,不克而还。时直剌之子聚兵来袭,阻卜酋长鸟八密以告,惠未之信。会西阻卜叛,袭三克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将兵三千来救,遇敌于可敦城西南。谐理、阿不吕战殁,士卒溃散。惠仓卒列阵,敌出不意攻我营。众请乘时奋击,惠以我军疲敞,未可用,弗听。鸟八请以夜斫营,惠又不许。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惠曰:“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空六军临之,其胜必矣。”帝从惠言,乃遣使索宋十城,会诸军于燕。惠与太弟帅师压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岁币请和。惠以首事功,进韩王。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为北枢密使。十七年,尚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明年,帝复征夏国。惠自河南进,战舰粮船绵亘数百里。既入敌境,侦候不远,铠甲载于车,军士不得乘马。诸将成请备不虞,惠曰:“谅祚必自迎车驾,何暇及我?无故设备,徒自弊耳。”数日,我军未营。候者报夏师至,惠方诘妄言罪,谅祚军从坂而下。惠与麾下不及甲而走。追者射惠,几不免,军士死伤尤众。师还,以惠子慈氏奴殁于阵,诏释其罪。十九年,请老,诏赐肩舆入朝,策杖上殿。辞章再上,乃许之,封魏国王。诏冬夏赴行在,参决疑议。清宁二年薨,年七十四,遗命家人薄葬。
(节选自《辽史·列传第二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独阻卜酋长直刺后期,立斩以徇 徇:当众宣布号令。
B.十七年,尚帝姊秦晋国长公主 尚:高攀婚姻。
C.诸将咸请备不虞 虞:料想。
D.诏赐肩舆入朝,策杖上殿 策:拄着。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
B.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
C.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
D.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惠英勇善战,军律整肃。他随伯父征伐高丽,全力作战,打败高丽;后来进攻开京,因所辖部队纪律严整,被授官契丹行官都部署。
B.萧惠洞察时局,战宋首功。萧惠分析辽国与宋国的强弱格局,建议皇帝亲征宋国,自己与大兄弟率大军逼近宋国边境,迫使宋国割地增币请和。
C.萧惠移师西夏,智勇俱废。辽帝征伐西夏,萧惠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从黄河南进军,已人敌境,轻敌傲慢,险些被迫兵射死。
D.萧惠战败罪重,幸免逃责。他身为驸马都尉,与夏作战,判断战局有误,战败责任重大,但因儿子战死,皇帝下令免去其罪。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
(2)谅祚必自迎车驾,何暇及我?无故设备,徒自弊耳。
试题答案:
4.【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徇:示众。
5.【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语句并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各小句主语、动词、句式特点、虚词、人名地名等判断。上面语句主语分别有“阻卜”“惠”“帝”,相连之处要断开,然后根据各小句的动词,逐一断开即可。
6.【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解析】原文的意思是,宋人不愿失去十座城池,愿意增加岁币求和。
7.【答案】(1)宋国人向西征伐有年头了,军队、百姓疲惫,陛下您亲自率领部队对阵宋军,一定会胜利。 (2)李谅祚一定会亲自迎击我皇帝车驾,哪里有时间顾忌我们?无缘无故地制定措施防备意外,这是白白地自我劳累罢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1)译出大意给3分,“西征”“临”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3分,“设备”“自弊”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萧惠,字伯仁,乳名脱古思,随同伯父排押征讨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依靠险阻拒守,萧惠力战,破之。待到进攻开京,以军纪严整闻名,授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太平六年,萧惠征讨回鹘阿萨兰部,自各路征兵,只有阻卜酋长直剌后到,萧惠便将他立即斩首示众。进军至甘州,围城攻之三日,不克而回。当时直剌之子纠集人马前来袭击,阻卜酋长乌八暗地将情况告知萧惠,萧惠不肯相信。适逢西阻卜反叛,袭击三克统军官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率兵三千来相救,遇敌于可敦城西。谐里、阿不吕战死,士卒溃散。萧惠仓猝间列阵迎敌,敌人出其不意地进攻我军。众人请示乘机挥兵迎击,萧惠认为我军疲敝,战斗力不强,不听众人建议。乌八请求于夜里去劫敌营,萧惠仍不准。直到阻卜兵撤军回师时,萧惠才预设伏兵攻击之。前锋刚与敌交锋,敌人便败走了。当时皇上想要混一天下,谋划夺取三关,会集群臣计议。萧惠说:“两国的强弱情势,皇上心中自然尽知。宋国人向西征伐有年头了,军队、百姓疲惫,陛下您亲自率领部队对阵宋军,一定会胜利。”皇上听从了萧惠的话,派使者向宋索取十城,集合诸军于燕地。萧惠与皇太弟率军逼近宋境,宋人不愿失去十座城池,增加岁币求和。萧惠因为首倡用兵之功,进封为韩王。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任北枢密使。十七年,娶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为驸马都尉。次年,皇上再次征讨夏国。萧惠自河南进军,战船粮船绵延数百里。进入敌境之后,侦察到敌人在不远处行动,便将铠甲载于车上,士兵不得乘马。诸将都请求防备不测,萧惠说:“李谅祚一定会亲自迎击我皇帝车驾,哪里有时间顾忌我们?无缘无故地制定措施防备意外,这是白白地自我劳累罢了。”一连数天,我军都没有立营垒。直到探子报告夏国军队已到,萧惠这才自责称罪,谅祚军从山坡上冲下,萧惠与部人来不及穿上铠甲便四散奔逃。追杀者用箭射击萧惠,萧惠因之几乎未能免死,军士死伤尤其惨重。军队回国后,因萧惠之子慈氏奴阵亡,皇上下诏释免其罪。十九年,因年老请求辞官,诏令恩赐坐肩舆入朝,可扶杖上殿。萧惠再次递上奏章,皇上便允准其辞职,封他为魏国王。诏令冬夏都要赴行宫所在,参与决断疑难事务。清宁二年(1056)去世,时年七十四岁,遗命家人薄葬。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惠,字伯仁,小字脱古思。从伯父排押征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及攻开京,以军律整肃闻,授契丹行宫都部署。太平六年,讨回鹘阿萨兰部,征兵诸路,独阻卜酋长直刺后期,立斩以徇。进至甘州,攻围三日,不克而还。时直剌之子聚兵来袭,阻卜酋长鸟八密以告,惠未之信。会西阻卜叛,袭三克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将兵三千来救,遇敌于可敦城西南。谐理、阿不吕战殁,士卒溃散。惠仓卒列阵,敌出不意攻我营。众请乘时奋击,惠以我军疲敞,未可用,弗听。鸟八请以夜斫营,惠又不许。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惠曰:“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空六军临之,其胜必矣。”帝从惠言,乃遣使索宋十城,会诸军于燕。惠与太弟帅师压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岁币请和。惠以首事功,进韩王。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为北枢密使。十七年,尚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明年,帝复征夏国。惠自河南进,战舰粮船绵亘数百里。既入敌境,侦候不远,铠甲载于车,军士不得乘马。诸将成请备不虞,惠曰:“谅祚必自迎车驾,何暇及我?无故设备,徒自弊耳。”数日,我军未营。候者报夏师至,惠方诘妄言罪,谅祚军从坂而下。惠与麾下不及甲而走。追者射惠,几不免,军士死伤尤众。师还,以惠子慈氏奴殁于阵,诏释其罪。十九年,请老,诏赐肩舆入朝,策杖上殿。辞章再上,乃许之,封魏国王。诏冬夏赴行在,参决疑议。清宁二年薨,年七十四,遗命家人薄葬。
(节选自《辽史·列传第二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独阻卜酋长直刺后期,立斩以徇 徇:当众宣布号令。
B.十七年,尚帝姊秦晋国长公主 尚:高攀婚姻。
C.诸将咸请备不虞 虞:料想。
D.诏赐肩舆入朝,策杖上殿 策:拄着。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
B.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
C.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
D.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惠英勇善战,军律整肃。他随伯父征伐高丽,全力作战,打败高丽;后来进攻开京,因所辖部队纪律严整,被授官契丹行官都部署。
B.萧惠洞察时局,战宋首功。萧惠分析辽国与宋国的强弱格局,建议皇帝亲征宋国,自己与大兄弟率大军逼近宋国边境,迫使宋国割地增币请和。
C.萧惠移师西夏,智勇俱废。辽帝征伐西夏,萧惠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从黄河南进军,已人敌境,轻敌傲慢,险些被迫兵射死。
D.萧惠战败罪重,幸免逃责。他身为驸马都尉,与夏作战,判断战局有误,战败责任重大,但因儿子战死,皇帝下令免去其罪。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
(2)谅祚必自迎车驾,何暇及我?无故设备,徒自弊耳。
试题答案:
4.【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徇:示众。
5.【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语句并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各小句主语、动词、句式特点、虚词、人名地名等判断。上面语句主语分别有“阻卜”“惠”“帝”,相连之处要断开,然后根据各小句的动词,逐一断开即可。
6.【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解析】原文的意思是,宋人不愿失去十座城池,愿意增加岁币求和。
7.【答案】(1)宋国人向西征伐有年头了,军队、百姓疲惫,陛下您亲自率领部队对阵宋军,一定会胜利。 (2)李谅祚一定会亲自迎击我皇帝车驾,哪里有时间顾忌我们?无缘无故地制定措施防备意外,这是白白地自我劳累罢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1)译出大意给3分,“西征”“临”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3分,“设备”“自弊”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萧惠,字伯仁,乳名脱古思,随同伯父排押征讨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依靠险阻拒守,萧惠力战,破之。待到进攻开京,以军纪严整闻名,授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太平六年,萧惠征讨回鹘阿萨兰部,自各路征兵,只有阻卜酋长直剌后到,萧惠便将他立即斩首示众。进军至甘州,围城攻之三日,不克而回。当时直剌之子纠集人马前来袭击,阻卜酋长乌八暗地将情况告知萧惠,萧惠不肯相信。适逢西阻卜反叛,袭击三克统军官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率兵三千来相救,遇敌于可敦城西。谐里、阿不吕战死,士卒溃散。萧惠仓猝间列阵迎敌,敌人出其不意地进攻我军。众人请示乘机挥兵迎击,萧惠认为我军疲敝,战斗力不强,不听众人建议。乌八请求于夜里去劫敌营,萧惠仍不准。直到阻卜兵撤军回师时,萧惠才预设伏兵攻击之。前锋刚与敌交锋,敌人便败走了。当时皇上想要混一天下,谋划夺取三关,会集群臣计议。萧惠说:“两国的强弱情势,皇上心中自然尽知。宋国人向西征伐有年头了,军队、百姓疲惫,陛下您亲自率领部队对阵宋军,一定会胜利。”皇上听从了萧惠的话,派使者向宋索取十城,集合诸军于燕地。萧惠与皇太弟率军逼近宋境,宋人不愿失去十座城池,增加岁币求和。萧惠因为首倡用兵之功,进封为韩王。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任北枢密使。十七年,娶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为驸马都尉。次年,皇上再次征讨夏国。萧惠自河南进军,战船粮船绵延数百里。进入敌境之后,侦察到敌人在不远处行动,便将铠甲载于车上,士兵不得乘马。诸将都请求防备不测,萧惠说:“李谅祚一定会亲自迎击我皇帝车驾,哪里有时间顾忌我们?无缘无故地制定措施防备意外,这是白白地自我劳累罢了。”一连数天,我军都没有立营垒。直到探子报告夏国军队已到,萧惠这才自责称罪,谅祚军从山坡上冲下,萧惠与部人来不及穿上铠甲便四散奔逃。追杀者用箭射击萧惠,萧惠因之几乎未能免死,军士死伤尤其惨重。军队回国后,因萧惠之子慈氏奴阵亡,皇上下诏释免其罪。十九年,因年老请求辞官,诏令恩赐坐肩舆入朝,可扶杖上殿。萧惠再次递上奏章,皇上便允准其辞职,封他为魏国王。诏令冬夏都要赴行宫所在,参与决断疑难事务。清宁二年(1056)去世,时年七十四岁,遗命家人薄葬。
点击右上角
"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