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答茅鹿门知县书
唐顺之
熟观鹿门之文,及鹿门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虽中间小小异同,异日当自融释,不待喋喋也。
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吾岂欺鹿门者哉!其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非谓一切抹杀,以文字绝不足为也;盖谓学者先务,有源委本末之别耳。文莫犹人,躬行未得,此一段公案,姑不敢论,只就文章家论之。虽其绳墨布置,奇正转折,自有专门师法;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脉骨髓,则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今古只眼者,不足以与此。
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绝无有也,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
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捆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且夫两汉而下,文之不如古者,岂其所谓绳墨转折之精之不尽如哉?秦、汉以前,儒家者有儒家本色,至如老庄家有老庄本色,纵横家有纵横本色,名家、墨家、阴阳家皆有本色。虽其为术也驳,而莫不皆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是以老家必不肯勦儒家之说,纵横家必不肯借墨家之谈,各自其本色而鸣之为言。其所言者,其本色也。是以精光注焉,而其言遂不泯于世。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①茅坤:字顺甫,号鹿门,明代散文家、藏书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 殆:恐怕
B.文莫犹人,躬行未得 躬:亲自
C.奇正转折,自有专门师法 师:师承
D.何则?其本色卑也 卑:卑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学为文章/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
B.其一人心地超然/虽其为术也驳
C.吾岂欺鹿门者哉/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
D.以文字绝不足为也/是以精光注焉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B.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C.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D.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写给茅坤的一封信,信中作者畅谈了不要求人讲究文字,文字不值得研求。
B.作者认为,为文要有“精神命脉骨髓”,即有“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
C.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今古只眼人” 与“尘中人”进行了对比评价。
D.本文活泼自然,通俗生动,是“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理论的实践。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脉骨髓,则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今古只眼者,不足以与此。(4分)
②且夫两汉而下,文之不如古者,岂其所谓绳墨转折之精之不尽如哉?(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为文”主张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试题答案:
5.D ,卑:卑劣,低劣。
6.C,……的人。A.写,做/沦为,成为;B.其中/他;D.以为,认为/因为
7.B.
8.A.原文是“我不要求人讲究文字,不是说要抹杀一切,以为文字绝不值得研求。”
9.(1)①至于其中存在的一种精神、命脉和骨髓,则不是洗净心底的陈见、超然于事物的外表、具有不同于古今的独到之见的人,是不足以与他谈到这种境界的。(非,1分;者,1分;此,1分;句意1分)
②况且两汉以下,文章不如古代的人,难道是他们的所谓规矩转折的精稔程度不能尽如古人吗?(且,1分;岂,1分;句式1分)
(2)①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②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③是以老家必不肯勦儒家之说,纵横家必不肯借墨家之谈,各自其本色而鸣之为言。
【参考译文】
熟阅鹿门的文章和鹿门与人论述文章的书信,觉得其中所言主张和方法,不少地方与鄙意十分契合。虽然中间有些小小的不同,它日当自能融解消释,在此不待赘言。
鹿门看到我的,恐怕是过去的我,而没有看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的我吧?我难道是欺骗你鹿门的人吗!我不要求人讲究文字,不是说要抹杀一切,以为文字绝不值得研求。而是说学者的当务之急,有本末主次的分别罢了。我的文章不如别人,实践中也没有满意的收获,这样一个有纠纷的问题,在此暂且不敢置论,现只从文章家的角度谈谈。虽然文章的规矩布置,正变转折,自有专门的师承法则;至于其中存在的一种精神、命脉和骨髓,则不是洗净心底的陈见、超然于事物的外表、具有不同于古今的独到之见的人,是不足以与他谈到这种境界的。
现在有这样两人:其中一人心地超凡拔俗,所谓有不同于古今一般见识的人,即使没有持纸笔苦思冥想,学做文章,只是直抒胸臆,随手写出,如写家信,虽然时有粗疏,然而决没有世间的俗气和迂腐寒酸的味道,便是存在于宇宙间的一种绝好文字;另一人却还是世尘中人,他虽然专门钻研学写文章,对文章的规矩布置,则尽其所能,然而翻来覆去,终不过是这么几句老妇人的舌上常语,要寻求其中所谓的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灭的见识,是绝对没有的,这样文章虽然工整,却仍不免是格调低下的。这是文章的本色问题。
即以诗为例,陶彭泽没有专门计较作诗的声律,雕琢句子文字,只是随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这是什么道理?是他的本色高卓。自从有诗以来,追求声律、雕琢句文、用心最苦且创立学说最严格的人,没有比得上沈约的。他苦苦化费了一生的精力,使人读他的诗只见种种束缚和限制,整卷累篇,竟没有说出一两句好话。这是什么原因?是他的卑下的本色。本色卑下,文章自然不能完善,何况不是他本色的那些作品呢!
况且两汉以下,文章不如古代的人,难道是他们的所谓规矩转折的精稔程度不能尽如古人吗?秦汉以前,儒家学者有儒家的本色,至于像老庄家有老庄的本色,纵横家有纵横的本色,名家、墨家、阴阳家都有自己的本色。虽然他们奉行的学术很驳杂,然而无不都有一种千古不可磨灭的独特的见识。因此老庄一派学者必然不愿因袭、套用儒家的学说,纵横家必定不愿借用墨家的谈论,而是各自依据自己的本色相互争论,发为言论。他们所说的,都是他们的本色。因此其中凝聚着他们思想精华的光彩,而他们的学说于是能不灭于世。
试题内容: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答茅鹿门知县书
唐顺之
熟观鹿门之文,及鹿门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虽中间小小异同,异日当自融释,不待喋喋也。
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吾岂欺鹿门者哉!其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非谓一切抹杀,以文字绝不足为也;盖谓学者先务,有源委本末之别耳。文莫犹人,躬行未得,此一段公案,姑不敢论,只就文章家论之。虽其绳墨布置,奇正转折,自有专门师法;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脉骨髓,则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今古只眼者,不足以与此。
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绝无有也,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
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捆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且夫两汉而下,文之不如古者,岂其所谓绳墨转折之精之不尽如哉?秦、汉以前,儒家者有儒家本色,至如老庄家有老庄本色,纵横家有纵横本色,名家、墨家、阴阳家皆有本色。虽其为术也驳,而莫不皆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是以老家必不肯勦儒家之说,纵横家必不肯借墨家之谈,各自其本色而鸣之为言。其所言者,其本色也。是以精光注焉,而其言遂不泯于世。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①茅坤:字顺甫,号鹿门,明代散文家、藏书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 殆:恐怕
B.文莫犹人,躬行未得 躬:亲自
C.奇正转折,自有专门师法 师:师承
D.何则?其本色卑也 卑:卑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学为文章/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
B.其一人心地超然/虽其为术也驳
C.吾岂欺鹿门者哉/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
D.以文字绝不足为也/是以精光注焉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B.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C.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D.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写给茅坤的一封信,信中作者畅谈了不要求人讲究文字,文字不值得研求。
B.作者认为,为文要有“精神命脉骨髓”,即有“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
C.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今古只眼人” 与“尘中人”进行了对比评价。
D.本文活泼自然,通俗生动,是“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理论的实践。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脉骨髓,则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今古只眼者,不足以与此。(4分)
②且夫两汉而下,文之不如古者,岂其所谓绳墨转折之精之不尽如哉?(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为文”主张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试题答案:
5.D ,卑:卑劣,低劣。
6.C,……的人。A.写,做/沦为,成为;B.其中/他;D.以为,认为/因为
7.B.
8.A.原文是“我不要求人讲究文字,不是说要抹杀一切,以为文字绝不值得研求。”
9.(1)①至于其中存在的一种精神、命脉和骨髓,则不是洗净心底的陈见、超然于事物的外表、具有不同于古今的独到之见的人,是不足以与他谈到这种境界的。(非,1分;者,1分;此,1分;句意1分)
②况且两汉以下,文章不如古代的人,难道是他们的所谓规矩转折的精稔程度不能尽如古人吗?(且,1分;岂,1分;句式1分)
(2)①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②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③是以老家必不肯勦儒家之说,纵横家必不肯借墨家之谈,各自其本色而鸣之为言。
【参考译文】
熟阅鹿门的文章和鹿门与人论述文章的书信,觉得其中所言主张和方法,不少地方与鄙意十分契合。虽然中间有些小小的不同,它日当自能融解消释,在此不待赘言。
鹿门看到我的,恐怕是过去的我,而没有看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的我吧?我难道是欺骗你鹿门的人吗!我不要求人讲究文字,不是说要抹杀一切,以为文字绝不值得研求。而是说学者的当务之急,有本末主次的分别罢了。我的文章不如别人,实践中也没有满意的收获,这样一个有纠纷的问题,在此暂且不敢置论,现只从文章家的角度谈谈。虽然文章的规矩布置,正变转折,自有专门的师承法则;至于其中存在的一种精神、命脉和骨髓,则不是洗净心底的陈见、超然于事物的外表、具有不同于古今的独到之见的人,是不足以与他谈到这种境界的。
现在有这样两人:其中一人心地超凡拔俗,所谓有不同于古今一般见识的人,即使没有持纸笔苦思冥想,学做文章,只是直抒胸臆,随手写出,如写家信,虽然时有粗疏,然而决没有世间的俗气和迂腐寒酸的味道,便是存在于宇宙间的一种绝好文字;另一人却还是世尘中人,他虽然专门钻研学写文章,对文章的规矩布置,则尽其所能,然而翻来覆去,终不过是这么几句老妇人的舌上常语,要寻求其中所谓的真精神和千古不可磨灭的见识,是绝对没有的,这样文章虽然工整,却仍不免是格调低下的。这是文章的本色问题。
即以诗为例,陶彭泽没有专门计较作诗的声律,雕琢句子文字,只是随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这是什么道理?是他的本色高卓。自从有诗以来,追求声律、雕琢句文、用心最苦且创立学说最严格的人,没有比得上沈约的。他苦苦化费了一生的精力,使人读他的诗只见种种束缚和限制,整卷累篇,竟没有说出一两句好话。这是什么原因?是他的卑下的本色。本色卑下,文章自然不能完善,何况不是他本色的那些作品呢!
况且两汉以下,文章不如古代的人,难道是他们的所谓规矩转折的精稔程度不能尽如古人吗?秦汉以前,儒家学者有儒家的本色,至于像老庄家有老庄的本色,纵横家有纵横的本色,名家、墨家、阴阳家都有自己的本色。虽然他们奉行的学术很驳杂,然而无不都有一种千古不可磨灭的独特的见识。因此老庄一派学者必然不愿因袭、套用儒家的学说,纵横家必定不愿借用墨家的谈论,而是各自依据自己的本色相互争论,发为言论。他们所说的,都是他们的本色。因此其中凝聚着他们思想精华的光彩,而他们的学说于是能不灭于世。
点击右上角
"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