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①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长楸②走马,雕弓笮柳③,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注】①姚云文:宋末元初文学家。入元,授承直郎,抚、建两路儒学提举。②长楸:古时道边种楸树,绵延很长,称“长楸”。③笮柳:以箭射柳。笮,竹制盛箭器,引申为射击。
14.重阳节是每年的 (写具体日期)。(1分)
15.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绝怜”直接抒发作者对多日风雨后暄明景象的喜爱之情。
B.上片通过今昔对照,写出重阳日因战争和天气而格外冷清。
C.下片引用汉家陵的典故,让诗歌的意境显得更加深沉悠远。
D.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于一体,深化了作品主题。
16.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4分)
试题答案: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14.(1分)(农历)九月初九
15.(3分)B
16.(4分)由开头偏多风雨的担忧到重阳暄明的绝怜欢快之情,通过虚字“正”“更”“又”层层铺陈转到羁怀忆友之悲慨,再过渡到“凄清,浅醉还醒”的孤寂、感伤中,通过对过去豪情的追忆与今天年老无功的感叹(“长楸走马,雕弓笮柳,紫萸一枝传赐”的对比映衬),进一步翻转出故国之思无以报国的无奈与悲愤之情(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失路之悲)。
试题内容: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①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长楸②走马,雕弓笮柳③,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注】①姚云文:宋末元初文学家。入元,授承直郎,抚、建两路儒学提举。②长楸:古时道边种楸树,绵延很长,称“长楸”。③笮柳:以箭射柳。笮,竹制盛箭器,引申为射击。
14.重阳节是每年的 (写具体日期)。(1分)
15.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绝怜”直接抒发作者对多日风雨后暄明景象的喜爱之情。
B.上片通过今昔对照,写出重阳日因战争和天气而格外冷清。
C.下片引用汉家陵的典故,让诗歌的意境显得更加深沉悠远。
D.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于一体,深化了作品主题。
16.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4分)
试题答案: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14.(1分)(农历)九月初九
15.(3分)B
16.(4分)由开头偏多风雨的担忧到重阳暄明的绝怜欢快之情,通过虚字“正”“更”“又”层层铺陈转到羁怀忆友之悲慨,再过渡到“凄清,浅醉还醒”的孤寂、感伤中,通过对过去豪情的追忆与今天年老无功的感叹(“长楸走马,雕弓笮柳,紫萸一枝传赐”的对比映衬),进一步翻转出故国之思无以报国的无奈与悲愤之情(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失路之悲)。